救护车,是指救助病人的车辆。而车身上的“AMBULANCE”是反过来写的,这是为了让前面的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直接看到正方向的Ambulance单词,从而迅速让道。
救护车已成为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过程中起着运输工具和移动抢救室的双重作用。针对行业规范的制定你了解多少呢?
1、制定背景
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救护车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2001年6月,国内急救急诊医疗管理人员和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专业人士首次共同提出了制定急救设备标准的必要性,2002年9月2日,卫生部召开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讨论稿的修改意见和建议。2005年,卫生部制定卫生标准修订计划, 2007年7月25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救护车》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后修改意见。
历经7年时间于2007年12月27日,卫生部正式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部救护车行业标准《救护车》(WS/T 292-2008),2008年4月1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2、车辆分型
《救护车》标准将参与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的车辆分为四类:
(1)普通型为基础处理、观察和转运轻症患者而设计和装备的A型;
(2)抢救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急危重症患者而设计和装备的B型;
(3)防护监护型为救治、监护和转运传染性患者装备的C型;
(C型车应在原装备基础上加装负压过滤系统,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开启;医护人员使用该系统时,还应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装置。)
(4)特殊用途型为特殊用途设计和装备的D型。
3、车辆性能指标
车速从0 km/h加速至100 km/h不大于25 S;
能在海拔3000 m以下,在-40℃~40℃的条件下正常运行;
具有防电磁干扰措施(特别是B、C型),以保证病员医疗及医疗设备正常工作;
爬坡度不小于30%;
车速不低于120 krn/h;
平顺性符合QC/T 474对高等轻型客车的要求。
4、车辆电气指标
和警报器应分别符合GB/T 13954和GB 8108的规定。
救护车内应配置标准便捷的220/240 V交、直流电源线缆及插座;
蓄电池和发电机的小额定值、照明灯具的数量与照度、电气安装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5、车厢及医疗舱空间设计标准目的
一是尽力避免驾驶舱和医疗舱的交叉感染;
二是保障医疗舱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急救医疗活动;
三是使车内各种仪器设备摆放更为合理、方便取用;
四是提高医疗舱内环境洁净程度要求,避免医患问、病患问的交叉感染。
6、其他
明确了车辆的标识、车载设备的配置。
救护车中应在医疗舱和驾驶舱中分别配置有效的固定装置,如紫外线灯或空气过滤装置等。
救护车医疗舱内应在适当位置配置流动水洗手池,流动水容量不少于10L,污水不外流。
医疗舱内应设置固定和移动密封的带有一次性封口的污物袋的污物容器至少一个。
应预装转运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所需的可移动装置,该装置在必要时经安装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