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创造和限定演员的表演空间并为舞台调度提供必要的表演区组合和支点。古希腊戏剧、中国古代戏曲、日本能乐和16世纪莎士比亚戏剧演出中,舞台上一般都不设布景,演员的上下场口也是基本固定的。当时演员的动作空间与建筑空间是重合在一起的。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舞台上出现了透视布景后,演员的动作空间开始受到布景的限定。19世纪箱式布景的出现,限定性就愈为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传统镜框式舞台被冲破,并出现多种形式的演出场所,甚至走向咖啡馆、街头广场。从而在新的条件下使动作空间和建筑空间重合起来。
人物造型是舞台美术中早使用的部分。舞台演出中只要有演员出现,就会有人物造型问题。演员的化妆是为了模仿、再现、美化或装扮剧中角色(人、鬼、神以及动物等)。古希腊演员戴面具演戏。那时的悲剧演出多用朴素、庄严的程式化服装,后一直沿用百年不变。古希腊喜剧则用更为夸张和怪诞的面具与服装。服装主要用于塑造人物,由简单装扮发展为技术复杂、方法多样的人物造型专业。
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如果说,舞美设计艺术思维的广度是“数量”的话,那么其思维的深度便是它的质量之一。也就是说,广度体现的是量变,深度体现的是质变,舞美设计的艺术思维,必须由量变到质变,由广度到深度。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指出,文艺创作“开掘要深”,这种深度开掘,当然要以艺术思维的深度为依托和支撑。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画家安格尔也指出:“艺术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维和崇高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