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到了某一个时间段就会有不用的反应和习惯,我们作为家长的要及时的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培养出的孩子。孩子到了自我意识萌生的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自私”的行为,比较常见的有霸占玩具、私藏东西、抢占家人等。很多父母感到很头疼,对此“自私”行为所采取的政策就是斥责打骂, 希望孩子不要养成自私的坏习惯。
但是其实,这些行为究其本身并不是一种品质,而只是孩子的一种正常心理发展需求。作为父母,如果不能找到背后的原因,误解了孩子的需求,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孩子“自私”背后的心理需求。
1.夫妻相处时也要相敬如宾、礼让三先,争做家务、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关心对方。“父母是孩子的学校”要铭记于心。
2.有句话说:“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尽管不能一概而论,但说明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与人为善,睦邻友好,孩子会受到熏陶。
3.夫妻讨论问题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霸道占有是恶习,乐于助人是美德.日常相处也可引用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成语典故.
4.在家庭我们要有颗孝顺的心,尊敬自己的长辈、多多自己的老师、对周围有困难的同事亲戚朋友力尽所能地给予帮助等等。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会有所启发.
5.不主张强迫孩子分享礼物给其它同学,不主张硬 性规定孩子不能如何如何,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引导培育是上上策。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发现他有自私的苗头就引起警觉是高素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