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可靠性和细间距化的趋势下,如COF和COG构装所使用之异方性导电胶,其导电粒子多表面镀镍镀金之高分子塑料粉末,其特点在于塑料核心具可压缩性,因此可以增加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降低导通电阻;同时,塑料核心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较为接近,可以避免热循环和热冲击环境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导电粒子因与树脂基础原料的热膨胀性差异减少与电极间的接触面积,导致导通电阻上升,甚至于开路失效的情形发生。
2.5 贴合工艺:平时导电粒子在黏合剂中均匀分布,互不接触,加之有一层绝缘膜,ACF 膜是不导电的,当对ACF膜加压、加热后(一般加压、加热分两次,次为临时贴在产品上60 ℃~100 ℃, (3~10) ×104 Pa ,2 s~10 s 出货,第二次为部品搭载时约150 ℃~200 ℃,(20~40) ×104 Pa ,10 s~20 s) 导电粒子绝缘膜破裂,并互相在有线路的部分(因为较无线路部分突起) 挤压在一起,形成导通,被挤压后的导电粒子体积是原来的3~4 倍(导电粒子体积不变,差别在於原本是球体状,经过热压後变成类似圆饼状,让上下电极有更多的面积接触到导电粒子),加热使黏合剂固化,保持导通状态。一般导通部分电阻在10 Ω以下,未导通部分相邻端子间在100MΩ 以上。
冠品低温操作ACF16:低温保存,-15℃以下12个月,常温下14天无碍,热压合温度摄氏80度,可应用于耐热性较低的 PET膜, ITO玻璃基材。
ACF16为海郑实业2010年主力推出的异方性导电胶膜。 它与一般市售ACF产品之不同之处在于其低温操作的特性。室温预贴,热压皆可以80°C完成。且接着后之电性阻抗低,稳定性高,可耐高温、高湿及回焊。
操作时,预贴在室温操作,之后再以80°C x 5秒钟-10秒钟进行热压即可。
预贴及热压时请不要使用垫片,因为垫片会使得热传导变慢,导致胶膜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热熔状态,而产生接着不良的问题。
一般ACF的热压条件,有以下需要注意:
1.温度:是指实际料温,也就是ACF实际接触的温度,而不是热压机的设定温度。
2.秒数:是指热压秒数,举例而言,需要180度15秒的条件,就表示ACF实际料温要在第15秒内到达180度,一般也要求在前2秒升温的温度要到达180度的九成左右,也就是172度才算标准,之後持续升温於第15秒时到达180度。
3.压力:大致而言,有两种计算方式,使用非IC介面的ACF,是以整体面积承受到的总力道去计算,而使用IC介面的ACF,是以IC上的BUMP(电极)总面积承受到的总力道去计算,所以时常会有人觉得为什麼有IC介面的热压力道都比其他介面的来的大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