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所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电子产品年产量超过20亿台,每年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超过2亿台,重量超过500万吨,已成为世界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废弃大国。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兼具资源性与环境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回收处理不规范,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伤害。现实中,我国对这些废旧的产品回收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缺少必要的监管,甚至连规范的标准都缺少。
曾有专家指出,电子垃圾在当地的拆卸过程中可能对工人健康或当地环境产生危害。因为多数被运送到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缺乏明确的处理规定,而只是被当成了普通垃圾,因此重金属、二恶英、其他污染元素甚至致癌混合物会都在处理过程中释放出来。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废旧家电回收这件事情上,欧美与日本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有助于我们将废旧家电回收工作做得更好。一则,继续完善与升级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尽量让废旧家电都能得到合适的处理,避免混乱无序的回收体系出现;二则,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方面,都应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对废旧家电“再资源化业务”研发;三则,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探索开展“互联网+回收”工作机制。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聚焦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健全管理制度和支持政策,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加快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包括回收企业、消费者、管理部门等在内的有关各方,应进一步贯通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建立健全回收网络、优化完善回收渠道,进一步增强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能力。
随着使用年限的到来和产品迭代速度加快,不少家庭都出现了“老家电”如何处置的烦恼。而这个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的庞大数字,对国家来说,也是一道严峻的考题。老旧的和报废的家电,需要一个真正的归宿,既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又能使资源利用化。
作为老家电的主人,消费者4种不同的处理渠道,初步决定了废旧家电不同的归宿。废旧家电里面藏着“黄金”,也吸引了一些家电企业、回收商以及专业拆解企业的投入。一方面,“正规军”打开了新的赚钱方式;另一方面,现实让它们难以施展手脚。
据相关数据统计,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仅占20%左右。非正规渠道的回收、翻新、拆解甚至拼装,不仅带来了隐患,也严重破坏了环境。
2020年废旧家电量将达到1.37亿台
废旧家电回收从长远来看,的确算是个“钱景”不错的香饽饽。2009年至2012年期间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需求爆发。十年转瞬即逝,目前这批家电已进入淘汰替换周期。新一轮促进消费政策将“推动家电和消费电子更新换代”提上议程。
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中明确提出,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