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标准化等级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标准化等级的对象是各个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等级。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等级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SA8000标准要求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环保和劳工等方面的社会责任。美国近期有可能打着“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的旗号,严格审查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权、劳工标准、环保等贸易项外的生产条件。作为日益被广泛采用的全球个社会责任认证标准,SA8000将对中国产业界,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度集中的珠三角与长三角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通过片面强调劳动力重要性,消除中国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
国外学者提出新的服务质量模型较少,而更侧重已有模型的应用和修正。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多重属性模型”来评估服务质量。
美国学者潘拉索拉曼(A.Parasuranman)、隋赛莫尔(Valarie A.Zeithaml)和贝里(LeonardL.Berry)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顾客主要根据可靠、可感知、反应、保证、移情等五类服务属性评估服务质量,并依据这五类属性的内涵,于1988年设计了由22个指标组成的SEVE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服务质量评价的难题。
对商品服务的评审,主要根据商品和服务的特性,从商品信息,到技术支持,再到配送维修、质量保证等方面,同时还有贯穿该过程的有关服务管理和执行活动,进行综合的评审。主要评审其售后服务面、服务效果、服务深度等,还包括对企业的售后服务现场/网点的检查。
对顾客服务的评审,主要从顾客关系、投诉处理两方面的服务活动进行考量。主要评审与客户咨询、沟通、关系维护方面的工作,以及投诉处理的解决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