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但是酱香型的确立还是有一段故事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的时候举办了一届评酒会。这次的评酒会虽然给酒行业带来了荣耀和声誉,但是因为当时对酿酒没有科学深入地研究,只能根据“品德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等条件来评选名酒。
目前国内藏酒界,已知并认同的五种带色釉陶瓷瓶茅台酒为紫釉、黄釉、黄麻釉、黑黄釉、酱釉,他们统称为“酱瓶”。无论是哪种釉色,均呈现出通体透亮,胎骨厚重的特点,瓶底收口露胎,是为陶瓷烧造中的上品。
紫釉陶瓷瓶茅台酒出现在1980年前后。此色釉陶瓷,为明代景德镇窑所创,以锰为主要着色剂,铁和钴起调色作用。
黄釉陶瓷瓶茅台酒出现在1984年之前。传统黄釉陶瓷一种是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黄色在我国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也是因为其特殊的颜色,更显得其尊贵非凡。
黄麻釉陶瓷瓶茅台酒实际上就是黄釉陶瓷瓶的一种病态的造型,是一种缺陷。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黏土类原料入釉浆前未受到细致粉碎,如果能有效筛取,并避免和可溶性盐物料形成胶皮状,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其次,就是釉料作悬浮状驻放之时,应避免外来灰尘污染,灰尘也是造成麻釉缺陷的主因之一。
黑黄釉实际上也是黄釉陶瓷瓶的一种成型产品,因为烧制条件的控制而产生的略暗于普通黄釉陶瓷瓶的现象。
酱釉也称为柿色釉或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酱釉始创于北宋,定窑、耀州窑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
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发现,虽然都是白酒,但是由于原料、工艺、发酵设备、不同产出的白酒的差异很大,为香型的确立打下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由李兴发带领的工作组,分析出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香气,分别是:“酱香”、“醇甜”、“窖底”。
到了第三届全国评酒会(1979年)的时候,按照糖化发酵剂和将白酒分为5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属于前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中国白酒从此开始有了香型的划分,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由此“酱”和“酒”跨越千年的爱恋终于“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