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故障位置的确定
1、识别系统结构及确定测试方法
查阅注塑机说明书,识别注塑机是哪一种结构,用什么方法进行测试,需要什么测试手段,可能获得什么测试参数或性能参数,在什么操作条件下进行测试,必须遵守哪些措施,是否需要操作许可证。
2、系统检测
采用适合于系统结构的技术检测。在合适的测试点,根据输入和反馈所得结果与正常值或性能标准进行比较,查出可疑位置。
第四步 修理或更换
1、修理
查找故障原因,针对注塑机故障进行修理并采取预防措施;检查相关零件,防止故障扩散。
2、更换
正确装配调试更换零件,并注意相关部件。换下的零件进行修理或报废。
第五步 进行性能测定
1、起动注塑机
零部件装配调试后起动注塑机,先手动(或点动),然后进行空载和负载测定。
2、调节负载变化速度由低到高,负载由小到大,系统压力不能超过140kg/cm2,按规定标准测定性能。
3、扩大性能试验范围
根据需要,由局部到系统逐步扩大性能试验范围。注意非故障区系统运行状况。如性能满足要求则交付使用,如不满足要求则重新确定故障部位。
第六步 记录并反馈
1、收集有价值的资料及数据
如注塑机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现象、停机时间、修理工时、修换零件、修理效果、待解决的问题、结算费用等,按规定的要求存入档案。
2、统计分析
定期分析注塑机使用记录,分析停机损失,修订备忘目录,寻找减少维修作业的重点措施,研究故障机理,提出改进措施。
3、按程序反馈有关故障上报主管部门,并反馈给注塑机制造单位。
立式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达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监测系统等组成。立式注射机的系统 注射系统的作用:注射系统是注塑机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目前应用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
一、直立式AC/DC注塑机系列:该机型主要是针对连接线、各类电子、电脑数据线以及电源插头线的注塑成型等,注塑产品标准要求不高,一般以PVC、PE等塑胶料注塑为主导,适合于该产品的具体适用机型规格一般锁模力从15T到35T不等,因各厂家机型的具体容模量,配置等有异,在选购前一定要求厂家到厂确定机型的具体参数规格等
二、C型注塑机系列:该机立式锁模,卧式射胶因无导柱,因锁模部位成一个英文字母“C”字而得名。该机结构复杂,具有超大的射胶量,因无导柱作业区域宽广,主要适合于从事各类安规电源插头注塑成型,如法国头、美式插头、英国插头等
三、立式单滑板式注塑机、双滑板式注塑机系列:该机主要针对工程类塑胶,产品有严格的精密度要求,精密或有微小的嵌入件一起注塑成型,也是嵌入件注塑化的成型方案之一。因为该机具有上模固定,下模滑出功能。双滑板式具有一上模双下模,二模交替作业,较之适合于精密五金件嵌入或取出。部分双色模也可用双滑注塑成型,一般成型产品,如电子精密连接器、手机连接器、集成电路组件等,双滑板缺点:两工作位,增加人工费用。
四、立式圆盘式注塑机、旋转式系列:立式圆盘式注塑机旋转式系列可谓是精密件嵌入注塑及双色模化的方案,因该机可设计一上模二下模或多下模功能,较之适合复杂的嵌入和人工节省之优点
五、立卧式注塑机。立卧式注塑机可针对胶量较大又必须用立式结构锁模的五金包胶镶件产品,因立式结构放镶件方便,卧式结构射胶量大,是市场需要立卧结构结合的产物。
立式注塑机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注射系统的组成:注射系统由塑化装置和动力传递装置组成。螺杆式注塑机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射咀部分组成。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熔胶马达)。
开机之前
1.注塑机操作前,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应有维修人员将电器零件吹干后再开机。
2.注塑机操作前,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一般不应超过±6%。
注塑机的操作
注塑机的操作
3.检查急停开关,前后门开关是否正常。验证电动机与油泵的转动方向是否一致。
4.检查各冷却管道是否长途畅通,并对油冷却器和机筒端部的冷却水套通入冷却水。
5.注塑机操作前,检查各活动部位是否有润滑油,并加足润滑油。
6.打开电热,对机筒各段进行加热。当各段温度达到要求时,再保温一段时间,以使机器温度趋于稳定。保温时间根据不同设备和塑料原料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7.在料斗内加足足够的塑料。根据注塑不同塑料的要求,有些原料先经过干燥。
8.要盖好机筒上的隔热罩,这样可以节约电能,又可以延长电热圈和电流接触器的寿命 。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系统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
一般螺杆式注塑机的成型工艺过程是:首先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机筒内,并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机筒外壁加热使塑料成为熔融状态,然后机器进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使喷嘴贴紧模具的浇口道,接着向注射缸通入压力油,使螺杆向前推进,从而以很高的压力和较快的速度将熔料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过一定时间和压力保持(又称保压)、冷却,使其固化成型,便可开模取出制品(保压的目的是防止模腔中熔料的反流、向模腔内补充物料,以及保证制品具有一定的密度和尺寸公差)。注射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实现和保证成型制品质量的前提,而为满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压力很高,相应地在模腔中产生很高的压力(模腔内的平均压力一般在20~45MPa之间),因此必须有足够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见,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的关键部件。
对塑料制品的评价主要有三个方面,是外观质量,包括完整性、颜色、光泽等;第二是尺寸和相对位置间的准确性;第三是与用途相应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等。这些质量要求又根据制品使用场合的不同,要求的尺度也不同。制品的缺陷主要在于模具的设计、制造精度和磨损程度等方面。但事实上,塑料加工厂的技术人员往往苦于面对用工艺手段来弥补模具缺陷带来的问题而成效不大的困难局面。
生产过程中工艺的调节是提高制品质量和产量的必要途径。由于注塑周期本身很短,如果工艺条件掌握不好,废品就会源源不绝。在调整工艺时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多观察几回,如果压力、温度、时间统统一起调的话,很易造成混乱和误解,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是何道理。调整工艺的措施、手段是多方面的。例如:解决制品注不满的问题就有十多个可能的解决途径,要选择出解决问题症结的一、二个主要方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此外,还应注意解决方案中的辨证关系。比如:制品出现了凹陷,有时要提高料温,有时要降低料温;有时要增加料量,有时要减少料量。要承认逆向措施的解决问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