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是针刺的作用方式,不同的针刺方式就有不同的针刺手法。因此刺法是和手法分不开的。针刺作用是自进针、运针(包括得气补泻等各种手法)与出针三大阶段。也是在针刺过程中针刺技术的全部运用。因而针刺过程也就是手法过程。
针刺滚章在粘字时由于是往圆周上粘,字的边、角容易翘起来,可事先准备一些大头针,一只蜡烛,一把钳子。对特别容易翘的字角,用钳子夹住大头针的“大头”部,将针尖伸到燃烧的蜡烛火苗上烧一小会儿(一般1——3秒钟),迅速“钉”进需固定的字角,此时注意先把大头针插进去一半,略停一会儿,再将另一半钉进去,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大头针的针尖过热,穿越地板革时烧的孔太大,使“大头”部顺势也穿过去,卡不住,停一会儿地板革冷却后大头能卡住。经反复试验,发现大头针多了也不行,在印字的平整度有影响。
公元前第8千纪的叙利亚已经有用圆形印章在泥板上做标记的先例,当时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巫术。前第6千纪中叶,伊拉克北部的人们用印章在黏土块或盘子上印出直线形的图案,用以不同事物间的辨别。前第4千纪的时候,滚筒印章出现在南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和伊朗西南部的埃兰。印章的产生先于文字,同时因为雕刻石质印章要用到金属,所以它与冶金术出现于同一时期。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时代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三千年里,滚筒印章的应用比封印更为广泛。但到了前1000年左右,封印成为主流,而到了前5世纪,圆筒印章已不再被使用了。原因在于书写在莎草纸和羊皮纸上的阿拉米亚语取代了书写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滚筒印章只适应于粘土板,所以被封印完全取代。
滚印出现在两河流域南部,之后通过传播与发展,两河流域的周边地区比如埃及、叙利亚等,以及随着海贸发展,滚印的印章方式甚至传播到印度河流域地区,先藏在大英博物馆里就有古埃及文明、古叙利亚、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谷文明滚印。
后来苏美尔人又发明了更加完备的楔形文字,公元前1000年之后,字母文字开始使用并普及。人们选择了在羊皮卷或莎草纸上书写文字,这样就能够卷起来用绳子固定,盖上平印。虽然滚筒印章的书写方式后来逐渐被平印取代,但不得不说滚筒印章对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印度河谷文明的起源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