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国有股转让是否存在国资流失?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受让价格没有竞争,且没有公告时前30个交易日的价格信息。当然,由于中国股市存在较严重的操纵成分,公司股价(二级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公司真实业绩,因此,试图让受让方完全接受公司股价也是不现实的。
但即使考虑到这个因素,受让方申请的价格也是较低的。那么,如何避免国资流失?应该在合规前提下,降低受让方条件,征集更多经营水平高的受让方,避免指向性的受让条件。通过多个经营水平高的受让方的竞价和充分的信息披露,终确定受让价格。
对于上市公司,根据既有法规,避免国资流失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前提是二级市场价格基本反映公司真实绩效),但是,对于非上市公司,则要困难的多。从既有规定看,国资转让要等价有偿,但等价有偿有赖于科学的资产评估,要做到科学的资产评估,评估机构的中立性很重要,这需要对评估机构进行监督。
但从世界范围看,对类似评估机构这样的中介机构进行监督都很难到位,合谋、弄虚作假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要实现国资产权转让价格合理,只靠评估机构不行,还必须同时借助产权交易所的竞价,而且竞价者要尽可能有多家,即国资产权价格要更多的依靠市场力量。
要尽可能不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因为目前关于协议转让的相关规定比较原则,协议转让价格即使是双方多轮讨价还价的结果,也可能不被国资监督机构或政府所认可,被戴上“国资流失”帽子的风险较大。但公开征集的受让方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又难以避开协议转让。这时,公开、透明就变得尤其重要。
曾曾 177106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