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除少数地区以外,基本均完成了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基础地质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充分搜集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尤其对于工可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后期勘察工作的布置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收集和研究既有的有关资料,不仅是外业工作之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勘察的一个主要方法。
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程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那么岩土工程勘察包括哪些地质地貌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1)地质结构 地质结构包括,地层、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 (2)地貌 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等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度相对高差。 (3)不良地质现象 包括勘察场地,以及周围是否有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除此之外,如果勘察的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或者是地质现象发育,就要有分布图,如果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影响就在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
在进行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四个原则。 (1) 统筹规划原则,明确此次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虽然地质勘察是为了寻找矿脉,但同时要为长久的发展做好考虑,在勘察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做好阶段性的保障。 (2) 规律原则,地质勘察工作经过长期以来的,勘察工作者的实际经历证明,地质勘察是存在着规律的,因此,一定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此次的工作步骤和流程进行完善。 (3) 满足发展需要原则,地质勘察工作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勘察工作,还要针对当地的整体发展,做出充分的考虑,包括有:当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多项因素,避免对居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4) 技术创新原则,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地质勘察工作人员,一定要注重对地质勘察技术的创新,探寻更加、的地质勘察技术,提升地质勘察的效率和质量。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地质勘察要树立“大地质、大生态、大服务”的发展理念,加强创新合作,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做好“地质+”。充分发挥地质勘察的技术优势,将水文地质、地球化学等地学专业知识跨界运用于生态环境领域以及民生领域,如开展自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水土污染调查与治理、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