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秸秆制粒技术,对于生物质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关键性作用。
2)如果操作方法得当,制粒机能够顺利运行,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制粒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降低电耗和提高产量方面尚需实验研究。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可燃性比煤好,易着火,点火时间大大缩短。
由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固体排放量小于煤炭,因此降低了排渣成本和环境污染。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固体排放物全部为灰分,约占总重量的0.4%至7.0%,而燃煤固体的排放物为灰分,碱和残留煤的混合物,即总重量。大约是25%到40%。
在我国使用的制粒方法与常规的原料制粒方法相同,在传统的原料制粒方法中,将原料从环形模头中添加,辊压并用辊挤出以形成颗粒。处理流程包括干燥,压制,冷却和原材料包装。
该过程必须消耗大量能量。在颗粒压缩过程中,压力可达到50-100 MPa,原料变形并在高压下加热,温度可达到100°C-120°C。它必须消耗大量的电动机电能。二,原料的湿度应为12%左右。为了达到这种湿度,许多原料在用于制粒之前需要进行干燥。三,高温颗粒可压制(颗粒温度范围从95°C到110°C)只能在冷却后包装。后两个过程消耗的能量占整个制粒过程的25%至35%。另外,在模制过程中机器的相对较高的磨损使得常规的颗粒成型机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与散装生物质相比,生物质颗粒燃料相对密度高,容易储存和运输。由于颗粒状燃料易于燃烧,因此燃烧效率高,而且对锅炉和热风炉的损耗较小。而且它不含水分和灰分,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较少,因此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更加经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