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梯级驱动方式分类 1)链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链条的自动扶梯。 2)齿条式:指驱动梯级的元件为齿条的自动扶梯。 由于链条驱动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所以目前大多数自动扶梯均采用链条驱动式结构。 按提升高度分类 1)小提升高度自动扶梯:提升高度3~10m; 2)中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10~45m; 3)大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提升高度45~65m。
扶手带外缘与建筑物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扶手带中心线与相邻建筑物墙壁或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小于500mm,该距离应保持到自动扶梯梯级上方至少2.1m的高度处。 如果采取适当措施可避免伤害的危险,则此2.1m的高度可适当减少。 对平行并列布置或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为防止相邻自动扶梯运动引起的伤害,相邻两台自动扶梯扶手带外缘之间距离应大于500mm。 与楼板交叉处以及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之间的防护 自动扶梯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布置的自动扶梯相交叉的三角形区域,除了应满足上述3)的距离的要求外,还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保护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例如用一个无孔的三角形保护板。 如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时,则不须采用防碰保护板。
自动扶梯上端部楼板边缘的保护 自动扶梯与上层楼板相交处,为了满足上述2)梯级、踏板上方的高度,在上层楼板上应开有一定尺寸的孔,为了防止乘客有坠落或挤刮伤害的危险,在开孔楼板的边缘应设有规定高度的护栏。 自动扶梯的照明 自动扶梯及其周边,特别是在梳齿板的附近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内或室外自动扶梯出入口处地面的照度分别至少为50lx或15lx。
自动扶梯由梯路(变型的板式输送机)和两旁的扶手(变形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级、牵引链条及链轮、导轨系统、主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驱动主轴、梯路张紧装置、扶手系统、梳板、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梯级在乘客入口处作水平运动(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渐形成阶梯;在接近出口处阶梯逐渐消失,梯级再度作水平运动。这些运动都是由梯级主轮、辅轮分别沿不同的梯级导轨行走来实现的。可广泛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和地下铁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的一台阶梯状动梯是现代自动扶梯的雏形。以后,自动扶梯在各国得到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