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频率
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检。对于有慢性疾病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久坐等)、年龄较大或从事特殊职业(如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体检次数,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
血液检查:体检中的血液检查项目,如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容易受到近期饮食的影响。如果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可能会使血脂水平升高;大量摄入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过度饮酒则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提前 3 - 7 天调整饮食,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代谢这些物质,使血液检查结果更能反映身体的真实状态。
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如果需要进行眼科检查,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应改为佩戴框架眼镜。因为隐形眼镜可能会影响医生对角膜、结膜等部位的观察,也可能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注意保暖:体检前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感冒可能会引起血常规中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的变化,还可能影响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从而影响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降压药、降糖药等慢性疾病用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随意停药。因为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血糖波动,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患者应在体检当天早上按照平时的剂量正常服药,并告知体检医生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在解读结果时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