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项目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体温等基本指标的测量,用于评估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判断是否存在肥胖或体重不足等问题。
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判断是否有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
生化检查: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肝脏、肾脏的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
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血液的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对于有出血倾向或需要进行手术的人群尤为重要。
尿液检查:通过分析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以及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有助于了解肾脏、泌尿系统的功能,筛查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肾炎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
胸部 X 光:可以初步观察肺部、心脏、纵隔、肋骨等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肺部炎症、肿瘤、心脏增大等病变。
腹部超声: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发现胆结石、胆囊炎、肝囊肿、肝血管瘤、胰腺炎症、脾肿大、肾囊肿、肾结石等疾病。
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腺的形态、大小、结构,判断是否有甲状腺结节、肿大、炎症等病变。
心电图检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是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血液检查:体检中的血液检查项目,如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容易受到近期饮食的影响。如果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可能会使血脂水平升高;大量摄入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过度饮酒则可能影响肝功能指标。提前 3 - 7 天调整饮食,能让身体有足够时间代谢这些物质,使血液检查结果更能反映身体的真实状态。
个人卫生
保持身体清洁:体检前应洗个澡,保持身体干净,尤其是要注意清洗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这不仅可以让体检过程更加舒适,也有助于医生进行身体检查,避免因卫生问题影响检查结果。
注意口腔卫生:体检当天早上可以简单刷牙漱口,但不要使用牙膏,以免残留在口腔中的牙膏成分影响口气或口腔检查。如果有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在解读体检结果时综合考虑。
谨慎用药:如果正在服用某些,如、维生素、药等,应提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因为这些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如可能会影响血液、尿液的检查指标,维生素 C 可能会使尿液中的某些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但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随意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药,并告知体检医生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对结果进行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