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俗称玩龙灯,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是“龙的传人”在喜庆节日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四川绵阳的盐亭有一种独特的龙舞——“桃子龙”。
“桃子龙”是产生并流传于盐亭地区一种独特的龙舞。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其造型独特、形似蟠桃、舞动方式与其它龙舞大不相同,多用于喜庆、寿诞场合,取仙桃献寿之意,故俗称“桃子龙”。由于历史沧桑,“桃子龙”也基本绝迹,在盐亭的偏远山区龙谭民俗文化区仅存极少数知识老人对“桃子龙”的制作工艺、音乐打击、舞蹈表演有所了解。《四川省舞蹈志》对“盐亭桃子龙”有文字记载。“桃子龙具体产生年代不详,但盐亭地区一直有桃子龙各耍各的民间俗语,喻意互不相干的人际关系。因此可以推断,桃子龙产生和形成的年代已相当久远,并且曾经是当地人民人尽皆知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
远古时期人类靠采集果实为主要食物,桃是祖先较早的野生可食植物果实之一。它味甜、色鲜、形美,极得人们的喜爱与尊崇,久而久之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灵物,成了长寿和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书《典术》载:“桃者,五木之精也。”又称“灵树、神树、仙木”。仙家道士、巫师用桃木剑斩妖除魔,用桃木做符令震邪。由此可见,“桃子龙”始于史前先民生活,源于神话传说。
耍(舞)桃子龙的队伍,由头包桃红色头巾,身穿桃花色古便衣服,腰系桃红色彩带,足穿古式布鞋、布靴的九个青年组成,每人各耍一物互不相连,故有“桃子龙各耍各”的说法。表演中的舞蹈动作有观赏桃花,或桃园起舞,或桃林醉酒,或桃林咏唱、或植树、浇花、扑蝶、摘桃、品桃、献桃等,无论千变万化的单人起舞或集体造型,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桃子龙”的音乐是古代的打击乐和管乐曲牌。凡参与音乐的人员都要着古装,根据表演中的舞情,或悠扬、或高昂、或慢或快、或强或弱给以恰到好处的紧密配合。后由引道、龙尾随后,把组成龙身的7个桃子献给当场接受庆拜的主人公。
通过“桃子龙”可以古人在劳动生活中以“桃”为主体,以“各耍各”为特征,具有悠久文化和高雅价值的民俗传统艺术。